數(shù)碼發(fā)燒友對這個功能應該不陌生,光場相機的最大賣點就是“先拍照,后對焦”,諾基亞X5等機型也實現(xiàn)了類似功能。然而正如此前很多人所說,蘋果什么都不是最先做的,卻是可以做到最好的;蘋果攝像頭元器件不是最好的,然而卻能基于軟硬件整合提供更好的拍照體驗的。這一次同樣不例外,蘋果產(chǎn)品在手機相機排行榜DxOMark已無法進入TOP3,被華為、三星等秒殺,但借助于算法,特別是A12處理器的AI處理能力,蘋果正扳回一局,不只是有更強的影像能力,同時提高了拍照的可玩性——當然,真正體驗如何,要等后續(xù)真機對比評測。
蘋果主導AI時代摩爾定律
在設計上,蘋果短期內(nèi)不會有太多突破,iPhone X奠定了未來一段時間甚至是十年的基調(diào);在傳統(tǒng)功能如聲音、顯示、續(xù)航、防水、重量、材料上,它能改進的空間不大,整個行業(yè)都遇到瓶頸,如果沒有技術變革,已無法突破。
唯一的機會是芯片:更快更省電,更智能。A12處理器相比A11處理器大幅提升,A13處理器一定會進一步提升,處理器成為iPhone未來的重中之重。用戶購買的不是處理器本身,而是用處理器提升帶來的更好的體驗,比如更好玩的游戲,更流暢的系統(tǒng),更智能的Siri,更強大的拍照。
計算機處理器性能在摩爾定律下不斷增長,但只有操作系統(tǒng)和軟件應用消耗這個計算能力,增長才有意義。關于這個現(xiàn)象,業(yè)界有一個著名的“安迪·比爾”定律:“安迪·格魯夫造什么,比爾·蓋茨用什么”。安迪是Intel的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,比爾·蓋茨是微軟創(chuàng)始人。
這個定律是這樣運作的:Windows不斷升級換代,每更新一次系統(tǒng)對硬件的消耗就增長數(shù)倍,用戶想要升級新系統(tǒng)就得更換新機器,這給HP、DELL、聯(lián)想等公司帶來了利益,間接為Intel的新芯片提供了市場;反過來,推動著INTEL不斷升級芯片,滿足市場對計算能力的需求,這背后就是主宰PC市場數(shù)十年的“WIN-TEL”聯(lián)盟。
如今計算機處理器性能已不再遵循摩爾定律,Intel推出的芯片帶來的新性能,微軟根本無法消耗,Intel已沒有繼續(xù)快速升級PC芯片的必要,Win-Tel聯(lián)盟已土崩瓦解。
到了蘋果身上,同樣的規(guī)律在上演,只不過Win-Tel聯(lián)盟變?yōu)榱俗笫值褂沂郑篈系列芯片不斷提升,特別是AI能力不斷提升,然后讓不斷升級的iOS系統(tǒng)(以及其上的AR、游戲、拍照、Siri等功能)負責吃掉這個性能。在這個過程中,用戶不斷升級系統(tǒng),蘋果不斷推出下一代處理器搭載在下一代手機上銷售。
可以預見,隨著AI技術進入應用器,AI芯片的提升才剛開始——A12處理器才是第二代AI芯片,機器學習能力已提升9倍,跟當初的摩爾定律(每18個月1倍)相比,有過之而無不及,AI時代的新摩爾定律正在出現(xiàn),這個定律在未來十年會推著蘋果一路向前,市值萬億美元只是半坡。
當然,AI時代的摩爾定律不會只屬于蘋果,華為也在AI芯片上不斷升級換代,再交由華為和榮耀手機來吃掉這個性能,華為不只是推出了包含NPU(神經(jīng)網(wǎng)路處理單元)的智能芯片麒麟970,榮耀還率先造出了AI Phone的概念。三星亦是如此。而蘋果、華為和三星外的手機,則對高通翹首以盼,寄望于形成一個跟Win-Tel類似的陣營,互相依存。不過從當前的進程來看,這個陣營形成的速度慢了一拍,AI芯片已成為手機的核心能力,沒有AI芯片的手機廠商正面臨無米之炊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