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中國海博會有美國、英國、意大利、荷蘭、法國、德國、埃及、俄羅斯、韓國、柬埔寨、印度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、緬甸等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及東盟、歐盟、拉美、南太平洋等53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企業(yè)參展,參加國家數量比去年增長23%,外國企業(yè)329家,比去年增長102%。國內企業(yè)2033家,比去年增長32%,其中世界500強及大型央企22家比去年增長31%、上市公司52家、科研機構389家、新興科技企業(yè)552家、旅游文化企業(yè)428家、其它涉海企業(yè)590家。
尖端展品亮點頻閃
國家海洋局精心布展國家館,集中展示我國海洋科技、海洋經濟、海洋生態(tài)文明建設最新成果及十三五規(guī)劃。大洋深潛、南極科考、海洋環(huán)保、海水淡化、海洋通訊等成果,包括蛟龍?zhí)?、潛龍?zhí)枴⒑}執(zhí)?、雪龍?zhí)枴⑷f噸海警船、雪鷹號直升機、南極科考現場連線視頻等我國海洋科技“高精尖”成果。眾多領先的海洋科技設備和技術展覽展示,有力提升本屆海博會科技含量,將對我國乃至世界海洋經濟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產生重大及深遠的影響。
作為國家海上專業(yè)救助力量和主力團隊,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在展館設置專業(yè)海上救助裝備展區(qū),組織水下機器人、直升飛機、快速救助船、聲納目標搜尋定位系統(tǒng)等一大批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海上救助裝備展覽演練。派出最先進的救助船艇及救助直升機進行演練展示,舉行救助船開放日活動。海博會期間,湛江市民零距離接觸“高精尖”的海上救助裝備。
交易和合作意向439億元較上屆增長41%
從今年起,國家海洋局固定在每年海博會上發(fā)布中國海洋經濟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指數,這一舉措進一步凸顯海博會作為“中國海洋第一展”的地位和影響力。在本屆海博會上,國家海洋局首次組織全國涉海中小企業(yè)投融資路演及項目推介會,組織企業(yè)、研發(fā)單位及金融機構,進行投融資有效對接,此舉將會有力促進中國海博會交易合作、投融對接和項目落地。
本屆海博會的國外投資推介增多,分別有泰國產品推介會,泰國海洋旅游推介會,泰國中小企業(yè)產品推介會,荷蘭中國推介會,柬埔寨香米推介,越南仁會經濟區(qū)工業(yè)園招商推介,馬來西亞投資推介會,斯里蘭卡旅游推介會,澳大利亞生活體驗推介會,菲律賓國家形象宣傳等17個項目推介或簽約。
多元化的經貿活動,有效促進參展商和采購商高效配對和達成合作。據統(tǒng)計,本屆海博會共達成交易和合作意向439億元,比上屆增長41%,經貿成效進一步提升。